• 九游会J9

    九游会J9新能源观察 | 新能源投融资:新规下的机遇与合规挑战
    2025.06.20 | Author:李冰浩 | Source:Merits & Tree Law Offices
    一、新能源行业发展态势概览
     

     

    近年来,新能源产业以令人瞩目的速度蓬勃发展,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扮演着愈发关键的角色。从投资数据这一关键维度深入剖析,能清晰洞察行业发展脉络与趋势。

     

    据 CINNO Research 统计,2024 年中国新能源项目投资总额达 3.7 万亿元人民币,虽较以往同比呈现 53.8% 的降幅,但这背后实则蕴含着产业内部结构调整与质量提升的积极信号 。在这一投资格局中,风电光伏领域依旧占据主导地位,投资规模高达 1.7 万亿元,占全行业资金比重的 45.9%。就光伏板块而言,39.5% 的投资聚焦于光伏电池,以推动技术迭代升级,契合市场对高效、稳定光伏发电的需求;风电行业则有 94.5% 的资金流入运营项目,彰显出规模化发展的显著趋势,风电场的建设与运营正朝着更大规模、更高效能的方向迈进 。

     

    电池领域尽管投资同比下降 68.7%,但全年约 5000 亿元的投资中,近半数用于电池电芯研发。这一数据充分表明,行业在面对市场变化时,积极向核心技术领域发力,力求通过技术突破提升产品性能与竞争力,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与不断升级的用户需求 。储能领域投资约 5800 亿元,其中电化学储能占比 55.8%,在各类技术路线中一马当先。随着新能源发电规模的持续扩大,储能作为调节电力供需、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正吸引着大量资金涌入,推动其技术与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值得一提的是,氢能领域投资规模约 7500 亿元,降幅显著低于其他板块。这得益于政策的大力扶持,在 “双碳” 目标引领下,氢能凭借其清洁、高效、能量密度高等优势,成为新能源产业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方向,政策红利持续吸引资本布局,助力氢能技术研发与产业应用加速推进 。

     

    从全球视角来看,研究机构彭博新能源财经发布的《2025 年能源转型投资趋势》报告显示,2024 年全球低碳能源转型投资增长 11%,达到创纪录的 2.1 万亿美元。其中,中国内地成为投资规模最大的市场,总额达 8180 亿美元,较 2023 年增长 20%,中国的投资增长对全球贡献巨大,相当于全球全年增长总额的 2/3 。

     

    国内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同样在国家能源局数据中得到有力印证。2023 年,能源行业全力推进能源安全与绿色低碳转型,有效发挥投资拉动作用。全国在建和年内拟开工能源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约 2.8 万亿元,同比增速较上年高出 1.6 个百分点 。在新能源投资方面,太阳能发电完成投资额超 6700 亿元,云南、河北、新疆等省(区)集中式光伏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速均超 100%;风电完成投资额超 3800 亿元,辽宁、甘肃、新疆等地陆上风电投资加速,广东、山东的新建大型海上风电项目投资集中释放 。这些数据不仅展现了新能源产业在国内投资市场的强劲活力,也反映出不同地区依据自身资源优势,在新能源领域积极布局、各有侧重的发展态势。

     

    综上所述,新能源产业投资虽在整体规模上有所调整,但在细分领域呈现出差异化发展趋势。风电光伏持续引领投资主流,电池、储能、氢能等领域也在各自赛道上不断突破,吸引着大量资金助力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地域上,国内外均展现出积极的投资热情,中国在全球新能源投资版图中占据重要地位,国内不同地区也在充分挖掘自身潜力,推动新能源产业迈向更高质量发展阶段。

     

     

    二、行业新规解读

     

    (一)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2025 年 2 月 9 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这一政策对新能源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总体思路强调价格市场形成、责任公平承担、区分存量增量以及政策统筹协调。

     

    在具体措施上,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通过市场交易形成价格。新能源项目既可以报量报价参与交易,也能接受市场形成的价格。在现货市场方面,完善交易规则,推动新能源公平参与实时市场,并加快实现自愿参与日前市场。同时,适当放宽现货市场限价,申报价格上限参考各地工商业用户尖峰电价水平等因素确定,下限则考虑新能源在电力市场外可获得的其他收益等因素,由省级价格主管部门商有关部门制定并适时调整。中长期市场交易规则也在不断完善,缩短交易周期,提高交易频次,实现周、多日、逐日开市。允许供需双方结合新能源出力特点,合理确定中长期合同的量价、曲线等内容,并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对于新能源投融资而言,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市场化定价机制使得新能源项目的收益预期更加透明和合理,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另一方面,市场价格的波动也增加了投资风险,投资者需要更加精准地评估项目的收益和风险。

     

    (二)绿电直连政策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对绿电直连的概念、原则、规划建设模式、运行模式以及交易与价格政策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绿电直连是指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发电项目通过专用线路直接向单一终端用户供电,实现物理直供与电量溯源的模式。

     

    该政策明确省级能源主管部门的统筹责任,允许存量负荷和增量负荷参与绿电直连,电源与线路的投资建设不允许电网企业参与,现货市场连续运行地区余电可以上网。并网型绿电直连电源接受电网调度但自主权较大,绿电直连项目作为整体参与电力市场交易,需缴纳输配电价和基金附加等过网费用。

     

    这一政策为新能源发电企业开辟了新的市场渠道,有助于提高新能源的就地消纳能力,降低网损,提高源荷匹配度。对于投资者来说,绿电直连项目可能成为新的投资热点,但同时也需要关注项目建设、运营过程中的合规问题,如线路建设、电量计量、费用缴纳等方面的合规要求。

     

    (三)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 2024 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旨在进一步加强行业管理,引导行业健康发展。该规范条件重点聚焦四方面内容:一是优化技术指标体系,提高冶炼过程锂回收率等技术指标;二是更新完善标准规范,增补相关拆解、编码标准;三是新增电动自行车锂离子电池相关要求;四是强化产品质量管理和企业选址等要求,明确新建综合利用企业应进入产业园区。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成为重要课题。这一规范条件的出台,对于从事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项目的投资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投资者在布局相关项目时,需要严格遵循规范条件中的技术、标准、选址等要求,确保项目的合规性和可持续性。

     

     

    三、合规事务要点

     

    (一)项目投资合规

     

    在新能源项目投资过程中,合规审查是关键环节。对于不同的投融资模式,如政府主导投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企业自主投资,都有各自的合规要点。    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的特许经营模式为例,在利用屋顶资源进行再生能源利用项目时,投资者需要关注特许经营协议的签订,包括特许经营费的支付、项目经营期限、期满后的项目移交等条款。同时,要确保项目建设和运营符合相关环保、安全等方面的法规要求。在企业自主投资模式下,采用自建自营的项目,投资者要注意项目建设审批手续的合规办理,如项目立项、土地使用、环境影响评价等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合规问题,都可能导致项目延误甚至无法实施。

     

    (二)融资渠道合规

     

    新能源项目的融资渠道多样,包括银行贷款、绿色债券、融资租赁、投资者 + EPC 等。每种融资渠道都有其特定的合规要求。 银行贷款要求企业信誉良好、成长性强,通常采用担保贷款方式,贷款比例最高不超过总投资额的 80%。企业在申请银行贷款时,需确保提供的资料真实、准确,不得存在欺诈行为。绿色债券的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支持特定的绿色项目,发行企业需要严格按照规定使用资金,并做好信息披露工作。融资租赁模式下,无论是直接租赁还是售后回租,都要注意合同条款的合规性,如租金的计算、设备的所有权归属等问题。在投资者 + EPC 模式中,财务投资人与工程总承包单位组成联合体时,要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避免出现利益冲突和合规风险。

     

    (三)行业特定合规风险

     

    新能源行业具有一些特定的合规风险。在新能源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土地使用问题。由于新能源项目占地面积较大,尤其是风电、光伏电站等项目,需要确保土地使用符合土地规划和相关政策要求,避免出现非法占地等问题。在技术标准方面,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技术标准不断更新。例如,在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新的技术指标和标准不断出台,企业需要及时跟进,确保自身的技术和工艺符合最新标准,否则可能面临产品质量不达标、被市场淘汰的风险。

     

    此外,新能源行业还受到环保法规的严格约束。新能源项目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如光伏电站的建设可能会对土地生态造成一定破坏,企业需要按照环保要求进行生态修复。对于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企业,更要严格遵守环保法规,防止废旧电池中的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污染。

     

     

    四、结论

     

    新能源行业在新规的推动下,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绿电直连政策等为新能源项目的投资和运营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更灵活的商业模式。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行业规则的变化也带来了一系列合规风险。从项目投资的模式选择到融资渠道的合规运用,再到行业特定的土地使用、技术标准、环保等方面的合规要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投资者和从业者高度重视。

     

     

    九游会J9新能源与新材料

    随着我国近年来新能源行业的高速发展,九游会J9成立了新能源与新材料行业委员会(“行业委”),整合事务所优势资源,集全所之力打通行业上下游,提前布局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储能、氢能等行业前沿,构建行业生态圈。

     

    行业委服务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清洁能源(涵盖光伏、风电、氢能等),储能(涵盖化学储能电池、空气压缩储能、抽水储能等),新材料与矿产资源(涵盖电池材料、生态环保材料,上游的矿产等),新能源汽车(涵盖各类造车新势力、传统车企转型、关键部件供应商、自动驾驶及其他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等),以及环境、社会与治理(ESG)。

     

    为优化新能源领域的专业化服务建设,行业委配备了涵盖各个专业的高效精进的律师队伍,并配备多语种的专业律师,能够为境外新能源项目提供全链条法律服务。

     
     
    作者介绍

     

     

    合伙人 李冰浩

     

    业务领域:投融资并购、争议解决、政府监管与合规

    137 9196 2610

    binghao.li@dgcoso.com

     

    声明

    本刊物不代表本所正式法律意见,仅为研究、交流之用。非经北京九游会J9律师事务所同意,本刊内容不应被用于研究、交流之外的其他目的。如有任何建议、意见或具体问题,欢迎垂询。

     
     

     

    One-stop full-range services, guaranteed with best matched expertise.

    Subscribe
    *
    *
    *
    *
    *
    *
    Click Refresh
    Business areas that interest you (multiple choices)
    The industry field you are interested in (multiple choices)
    Reminder:
    Submitting this form is considered as your request to receive industry research reports and publications from Zhi De Law Firm.
    Disclaimers:
    The industry research reports and publications you subscribe to do not represent the legal opinions of Zhide Law Firm on relevant issues. If you need legal advice, please consult or seek assistance from qualified professionals.
    WeChat official account